家庭照護人力亮紅燈 月嫂與保母10年內將大量退休,新手爸媽照護需求誰來接棒?

頤珍資訊科技國際有限公司 . Sally ・ 2025-08-03 ・ 專家經驗分享

分享:




根據政府最新統計,現職保母與托育人員中,年齡在50歲以上者佔比高達六成。預估未來十年內,將面臨大規模退休潮,若無足夠新血投入家庭照護產業,將導致人力資源嚴重短缺。

截至2023年,為因應高齡社會與少子化影響下的家庭照護需求,台灣已有超過23萬名來自東南亞的社福人力,其中女性比例居多,佔所有外籍勞工的31%。根據衛福部與家庭署2024年2月統計資料,目前全台共有27,333位保母登記在案。若以每位保母平均照顧1.6名幼兒計算,推估2024年有保母服務需求的幼兒人數約為43,700位,明顯顯示出照護人力與市場需求間的失衡。進一步觀察出生趨勢,2024年台灣新生兒人數約為134,856人,較2023年的135,571人減少715人,創下歷史新低。儘管出生率持續下降,家庭對照護服務的需求卻未減反增,凸顯台灣在家庭照護資源與人力配置上,仍面臨極大挑戰。

深耕孕產領域逾十年的 YesMa月嫂平台 執行長王思涵指出,眼前的人力荒,比十年前更加嚴峻。過去多數人從懷孕到生產坐月子,大多仰賴家中長輩、月子中心或外送月子餐服務;而今,「到府月嫂」的服務型態逐漸受到青睞,成為兼顧經濟與品質的新選項。這類服務提供專人一對一的母嬰照護、客製化月子餐與補養湯飲、簡易家務整理等,讓新手爸媽在熟悉環境中度過關鍵的黃金修復期,也減輕另一半在工作與照護間奔波的負擔,尤其對於已有多名子女的家庭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支持系統。

王思涵也提到,YesMa每月接獲數十起「臨時變更坐月子方案」的緊急案件,包括無法適應月子中心、對月子餐不滿、缺乏人力協助、與長輩意見不合等因素,讓原本計畫中的照護安排被迫中斷。這些急件所帶來的高媒合壓力,進一步反映出市場對於彈性、專業家庭照護人力的迫切需求。





針對產業現況與服務需求,建議可依照孕產與幼兒照護階段,將照護人員細分為四大職能類別:

·         月嫂:專責產後母嬰照護與月子膳食料理;

·         幼兒管家:介於保母與家務助理間,負責幼童日常照料與簡易家務餐食;

·         育嬰師:兼顧寶寶生理照顧與潛能開發,具教育訓練導向;

·         托育保母:專職嬰幼兒起居生活照護。

為滿足市場對於照護的需求,對於照護產後母體與新生兒至學齡前幼童都應該擁有不同的分類專業與技能,需要分門分階段訓練學習,如包含坐月子的母嬰健康管理「母嬰照護類」、「料理應用類」、幼兒發展「幼兒感統早教類」以及居家環境清潔管理的「生活管理運用類」等系列課程,針對二度就業婦女、或本身具備餐飲、護理、幼教、家政背景者,可透過系統化學習,快速上手並累積實務經驗。





YesMa執行長王思涵強調:「在這照護領域的產業,有熱忱,就能成為照護產業的生力軍,我們不只是在找會做事的人,更希望找到真正愛孩子、願意陪伴新家庭成長的照護者。在人才選訓上,除了基本職能訓練,更重視應徵者是否具備愛心、耐心與同理心。近期虐嬰新聞頻傳,更提醒我們在源頭就必須把關,打造安全且值得信賴的照護環境,才能為下一代守護更好的成長起點。」

面對即將到來的人力缺口與家庭照護挑戰,唯有系統化培訓、產業支持、社會與政府重視並行,才能為更多新手爸媽提供安心選擇,藉而穩定生育率,也為有志從事照護服務的人才開創穩定且有價值的職涯未來,共創三贏的新局面。